发布日期:2025-04-12 10:02 点击次数:163
1. 黑色星期三:果链股集体"雪崩"
4月3日,A股上演惊魂一幕:立讯精密、歌尔股份、蓝思科技三大苹果供应链巨头集体跌停,共达电声、环旭电子等十余家果链企业跟跌。
这场暴跌的导火索,正是特朗普宣布对华商品加征34%关税的"无差别攻击"——连苹果在中国生产的iPhone也未能幸免。
2. 34%关税的"死亡税率":供应链无法承受之重
与特朗普上一任期不同,此次关税取消所有企业豁免权,这意味着:
供应链利润率被击穿:果链企业平均毛利率不足10%,34%关税相当于直接亏损;
东南亚避税梦碎:越南(46%)、泰国(36%)关税比中国更高,转移产能成无用功;
苹果的"难题":若转嫁成本,供应链将集体造反;若自行消化,利润恐腰斩。
某果链高管透露:"现在就像在等死刑宣判,苹果的决定将决定我们的生死。"
3. 苹果的"七伤拳":全球供应链体系崩塌
这场危机暴露出苹果模式的致命弱点:
中国依赖症:iPhone 85%产能集中在中国,短期内无法转移;
成本传导链断裂:消费者不愿为涨价买单(iPhone若涨价15%,销量或暴跌30%);
供应链反噬:若苹果压榨供应商,可能引发大规模断供风险。
更讽刺的是,美国本土企业受伤最深:苹果股价两日暴跌17%,市值蒸发3.8万亿人民币。
4. 果链企业的"诺亚方舟"在哪里?
面对绝境,中国供应商正寻求三条生路:
硬刚苹果:蓝思科技已开始为华为、小米等供货,立讯精密加速布局汽车电子;
押注国产:歌尔股份加大华为、小米订单占比;
技术突围:领益智造转型新能源电池结构件领域。
但转型谈何容易——某企业财报显示,其苹果订单占比仍高达72%。
5. 更大的危机:全球制造业版图重构
这场关税战正在改写规则:
短期:若苹果获关税豁免,将强化"美国特权企业"地位;
长期:加速供应链"去中国化",墨西哥、印度或成新赢家;
终极悖论:美国消费者终将为关税买单,通胀压力可能反噬特朗普竞选承诺。
结语:没有救世主,只有自救者
果链暴跌是一记警钟:把命运寄托在单一客户身上,无异于与虎谋皮。中国制造必须明白——核心技术自主化,才是穿越周期的不二法门。这场关税风暴,不过是全球化黄昏的一个注脚。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